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四川省政府第四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自贡市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承研单位:自贡市釜溪职业高级中学
研究人员:刘贻超 朱慧霞 胡格林 刘端芬 杨 梅
课题来源: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一、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解决中职课程落后于企业发展和课程开设不合理的问题
1.中职教材滞后于社会发展、行业需要
如:新会计制度早已颁布实行,但教材仍教授旧会计制度;常用办公软件中Word2007在工作中已普及,教材仍把重点放在讲解Word2000上。
2.中职课程开设比例不够合理
一些学校由以前的“重文化、轻专业”转为现在“重专业、轻文化”,部分专业的专业课达到了总课时的90﹪。
上述问题表明,现有课程无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课程必须进行改革,须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来重新整合课程。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职生能力构成要素
2.课程整合,形成方案
3.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4.建立课程评价方案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调整管理模式
学校将原来的学科管理调整为专业部管理;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建立了9个研究小组(电子、计算机、旅游、会计、幼教、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以专业部为单位开展课题实践研究。
(二)采用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结合日常的学校管理、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对象为本校2006年秋季起招收的各专业学生。
三、研究成果
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案。
(一)形成了各专业学生公共基础素质和专业能力构成要素
各研究小组在省内外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企业对学生基础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调整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明确了培养目标——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二)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实施方案
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合并、删减、拓展、扩充,打破学科体系,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实施方案。
1.公共基础课注重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
德育课:遵循“教学生懂得做人、让学生学会做事”的育人理念,对部颁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礼仪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文化基础课:从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考虑。电子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语文课突出产品说明书的阅读使用,旅游专业把《导游词写作》整合到语文教学中;数学课则根据专业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电子专业将三角函数提到高一上期讲授,计算机专业补充逻辑用语;英语课突出专业术语教学,加大的口语训练。
2.专业课注重学生技能的形成
围绕学生技能的培养,删减相关专业课程中重合部分;整合相关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操作课,突出专业主攻方向;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领域;开展针对性的等级考试培训。
(四)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考核体系
1.形成了《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方案》
主要从参考率、合格率、技能鉴定获证率、优良率来考核教师教学情况,重点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
2.形成了《学生质量考核标准》
主要从操行合格、文化合格、专业合格、实习合格四个方面考核,其中,前三项指标均合格,方能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四项指标均合格,方具备毕业条件。
四、研究效果
(一)学生综合能力增强
1.学生技能等级鉴定过关率大大增加
两年来,每年均有七百余名学生参加行业等级鉴定,合格率较之2006年的80%上升了15个百分点;普通话水平测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获证率达98%。
2.学生各类竞赛成绩突出
两年来,市级专业技能竞赛获团体一等奖12项次,团体二等奖5项次,省级专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1项。在2008年全市首届专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共有6个项目参赛,获得团体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以绝对优势居全市之首。
(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整合后的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实现了零距离对接。课题成果的投放使用,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1.用人单位评价越来越高
近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因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喜欢。海尔集团、清华同方电脑公司、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宾馆、国家烟草专卖总局、省政府驻京办事处等知名企业及国家机关,纷纷到校挑选人才。
2.形成了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先后与北大青鸟、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本市各大酒店等十余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先后与青岛良友等5家餐饮公司、深圳嘉龙等8家电子公司、本市6所幼儿园及8家旅行社等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子。
3.成才典型越来越多
毕业生中致富能手、技术标兵、企业骨干等不断涌现。
(三)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理念得以更新,教学技能、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两年来,“双师型”教师比例从2006年的48.2%提升到现在88.2%;27人获国家级、省市级优质课竞赛奖和专业技能竞赛奖;国家级、省市级教育教改论文发表或获奖100余篇。
五、问题与思考
需要继续完善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开发校本教材遭遇政策和资金的尴尬。
评价学生容易,评价老师困难。
还要加大实训场地建设。
撰稿:朱慧霞、胡格林
审核:刘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