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三届(2007年) >> 浏览文章

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探索
时间:2024年09月2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探索

(自贡市第三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

完  成 人:杨长青、唐 波、代茂平、虞德忠、周洁

成果来源:2003年度荣县普教科研项目

 

一、成果背景

素质教育在全国开展已经若干年了,形成了若干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但这主要是在大、中城市,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新课改下高中阶段的非义务教育研究,特别是农村中学新课改下教育的研究,几乎尚未起步。荣县第一中学校作为自贡市普通中学的一面旗帜,其本科升学率也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综合素质,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理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进而全面发展,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达到“以点促面”,提高全县乃至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选取本课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二、成果内容

1、认识成果:

转变评价观念,评价方式多样化。利用学生学习档案录来反映学生长期学习、成长过程等全面发展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能力。

2.操作成果:

课题组总结出了新课标要求下“568”物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1)在新课教学中,教学模式为“预习-讲解-事例分析-讨论、总结”5个教学环节

(2)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学模式为“读题-分析-解答-解题反思-习题变化-学生练习”6个教学环节

(3)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教学模式为“提出要求-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交流-教师点评-各组完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实验交流”8个教学环节

在新课教学中,可以按“预习—讲解—事例分析—讨论、总结”的模式进行。讲课前,一般应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做到有目的、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听课。在学生阅读前,应该要求每个学生在书本上勾、圈、点、画,或提出问题、或旁批,边读边议,养成动脑、动手的良好阅读习惯。然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例举事例进行讲解说明。再例举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最后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例举的事例尽量是学生熟悉的、学生身边的,或者是可当场演示、或模拟且容易观察的。

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学模式为“读—析—答—思—变—练”。对于一个习题,指导学生读懂题,正确建立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找出有用的、关键的信息,进而找出解题方法;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对习题进行反思,解答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还有哪些解答方法;对习题进行变化;进行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在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解题的规范性训练—建立物理模型,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析运动过程;又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灵活性。

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教学模式为“提出要求—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交流—教师点评—各组完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实验交流”。 教师先提出实验的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分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实验方案;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在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点评;各小组修正、完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结论、实验心得的交流。

3.物化成果:

(1)教师论文:实验期内,课题组老师分别形成了有关科研项目《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行为探索》的科研论文共16篇。

杨长青:浅谈普通中学高一物理教学策略

杨长青 代茂平:夯实基础 指导学法 培养能力

虞德忠:物理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代茂平:新课标下物理教学行为探索

周  洁:地球同步卫星的相关问题,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及其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素质,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杂技中的物理学

唐  波: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有效行为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师生互动,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四个转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新改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

(2)学生获奖:

吴邱同学的“伸缩式万向电动洗窗刷”,宋泽勇同学的“两用非吸管式笔” 获市二等奖。高2007级级学生参加荣县一中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大赛获奖等级最高,获奖人数最多,他们是吴邱、宋泽勇获一等奖,曹家荣、童霞、曹茂蕾、朱敏、吴清涛、谭郑、罗秋苑获二等奖

三、成果特点

1、选题针对性强、具有现实意义

该课题针对农村中学新课改下教育的研究几乎尚未起步,长期应试教育影响,素质教育举步维坚的现状而提出。该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综合素质,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理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时代所需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目标较明确,内容具体,措施得当

该课题根据“高中物理教师在新课改新教材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变化”这一主要目标,确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等两个方面研究内容,内容紧扣目标,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采用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召开研讨会等措施适合该课题的研究。

3、成果较突出,效果明显

该课题的主要成果是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成果适合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研究意识有所增强,研究水平的所提高,有15篇论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或交流,并获多项奖励;实验班的学生在各方面表现都较优秀。

四、成果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荣县第一中学校进行了推广实施,带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推动了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

五、问题与思考:

本课题的研究仅仅对于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教研究比较深入,总结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三类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但对于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学研究比较肤浅;本课题的研究仅仅只在本学校进行了推广,没有在县、市普通中学中进行推广,没有达到“以点促面”,提高全县乃至全市的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这一点仅仅靠我们课题组是无力完成的,应该举全县、乃至全市之力才能做到;遗憾的是课题研究时四川的课改尚未进行,幸运的是四川的课改终于将在2010年进行了,但学校的实验条件还差好多。

 

撰稿人:杨长青 

审稿人:刘  军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