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
(自贡市第三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幼儿园
完 成 人:余 萍 曾维军 邱 萍
成果来源:市级课题
一、 成果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教改革的重要标志,明确指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我园为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化幼教改革,决定从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出发,把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作为切入口,开展以《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的科学教改实验。
二、 成果内容
(一)以“儿童发展为核心,运用学科综合方式,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我们在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明确了要以“行动”为基石,以“活动”为载体,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以“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三个学科研究为主,促进和带动相关学科的创新研究。
1.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幼儿敢想、敢说、敢于大胆表达的能力。
2.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态度和意识。
3.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认识,理解、表现、创造的愿望。
(二)根据《纲要》,结合课题,拟定遵循原则
1.体性原则: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法定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开展教育活动。
2.激励性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励应作为幼儿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对进一步学习充满信心,使每个幼儿都能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3.个性化原则: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教师应抓住这一特征,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多形式的活动,让孩子的个性充分表现出来,促进幼儿个性心理健康发展。
4.实践操作性原则:引导幼儿在创新实践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创造性,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5.参与性原则: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幼儿个性发展,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大胆质疑与创新。
6.民主性原则: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使幼儿创新意识得以充分发挥
在《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总课题下的三个子课题组织实施以来,各自根据自己领域的目标要求,再结合实验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制定出近期和远期目标,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对幼儿进行组织教学。在语言领域方面,通过“主题活动”使幼儿在普通话、词汇量、阅读、语句完整、表达连贯具有条理性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在科学领域方面,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观察的兴趣、操作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是幼儿探索性学习的必由之路,激发了幼儿对未来的探究欲望。艺术领域方面,幼儿对音乐、色彩、艺术的兴趣、自我认识与评价有了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如:(语言领域)让幼儿学习说普通话,规范幼儿词汇方面,教师用亲身体验道出说普通话的重要性。有一次,老师乘车去恐龙馆玩,车上遇见一位从北方来的游客,正好他坐老师身边,他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到恐龙馆还要多久,”老师用普通话说:“没多远了。”游客说:“同志,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自贡人说话象打‘机关枪’似的,听不懂。”当时,老师听了就觉得好笑。经过实验,实验班有94.6%的幼儿都能用教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
四、成果效果
(一)将学习内容有机的整合,以学习主体内容为中心
构建了单元课程网络,并开展活动,使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了解、去感受、去认知事物的不同方面,愉快地接受知识。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技术和方法,开展互动的创造性
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三)利用家庭、社会和幼儿园物质、文化资源的整合,
创立探究活动,提供幼儿游戏、观察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幼儿参与尝试开展体验性学习。
通过教改科研工作的开展,从而真正认识了幼儿的聪明与能干的潜能,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以达到了“教育观念现代化、课程结构主题化、目标确定素质化、内容选择全面化、智力教育社会化、情商教育人性化、教育活动游戏化的目的。
五、问题与思考
《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已告一段落,这是一段值得回味的过程,更是一段值得继续探寻的里程,落实《纲要》精神,全面贯彻《纲要》计划,让科研兴园,教改兴教,使幼儿园不断焕发出旺盛的活力。
撰稿人:刘睿珂
审核人:杨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