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基础实践课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自贡市第三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永安职业中学校
完 成 人:周锋 刘建勋 但龙平 李晓英 刘忠俊
成果来源:2002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为什么研究
1.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国发200216号发布)中指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选择;以实践为主是课程开发的核心。
2.适应我国现行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巧和能力作为主要任务,这是由职业中学培养的目标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培养大量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初、中级工人)决定的。
3.适应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
目前,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已经偏旧、偏难、偏繁;学生学习起来既困难,又无实用价值;不适应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的专业实践课课堂正日渐失去吸引力。进行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开发适合各学校、学生具体实际的校本教材尤为重要。
(二)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希望通过在本校职高学生中大规模进行电子电器基础实践课的校本教学实验,探索出一些适合我校职高专业基础实践课的实际教学模式,开展电子电器专业基础实践课校本开发,以便更好地、更有效地指导专业基础实践课的教学,并在更广泛的范围推广、应用。
二、成果内容
(一)操作成果
构建了整套实用的适合中职学校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程式,即“提出实践课题——分组设计、论证,选择实践方案——讨论、辩论——分析可行性和效率——分组制作、组装、检测——评价”的教学模式。
(二)物化成果
精心提炼出了自贡市永安职业中学校电子专业校本课程:《电工技能》和《电子技能》校本教材。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采用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比较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实验学生前后情况以及上、下届学生情况的比较,得出定性的结论;并将研究过程中获取的资料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以利推广运用,并最终形成适合当今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教材)。
四、成果效果
本成果主要用于校内实践教学,在以下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生方面
通过校本课程教学实验,学生的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实践操作兴趣不断提高。一年一度的技能艺术节,常常将学生学习、实践的意识兴趣推到极至,学有所得,学有所创,充分发展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方面的个性和独创性;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逐年递增,中级合格率逐年创新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也逐年上升。
(二)教师方面
在专业教师中形成了“提出实践课题——分组设计、论证、选择实践方案——讨论、辩论——分析其可行性和效率——分组制作、组装、检测——评价”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实践课教学能力明显增强,自觉地应用“引导(指导)——学生自己设计、组装、检测、维修、评价”等方法;同时,敢于向传统教材、观念提出质疑,大胆改革,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或教案;许多教师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都取得了相应专业课程的高级或者中级技术工资格证书,成为了双师型的教学能手。
(三)学校方面
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尤其是对职业高中专业课实践课的教育教学影响。学校建立了以实践促教学,以实践促学习;以比赛促教学,以比赛促学习。自该课题开题以来,学校先后组织了三届技能艺术节,并使之成为我校一年一度的传统比赛项目。
五、问题与思考
开展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基础实践课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总结提炼成果,我们得到以下深刻启示:如何通过实践,在课堂之外,更加广泛的开辟适合学生发展的各种路径是值得作为教师的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的,也许更能让学生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撰稿人:但龙平
审核人:刘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