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研究
(自贡市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永安职业中学校
完 成 人:刘建勋、卢治平、罗谋君、周锋、王斌宪
成果来源:2001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研究背景
中职学生生源质量普遍较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现行的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缺少教学参考书和学习指导用书;农村中职学校设备普遍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对一些理论性稍强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二)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构建适合本校本地区教师教、学生学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参考资料和习题集,填补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学习指导用书的不足。
问题二:中职电子专业基础课教材版本众多,参研人员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本地区本校学生使用的蓝本教材;总结出适合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二、成果内容
(一)理性认识成果
1.开展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应坚持一个理念
即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即生活”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开展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应具备三个条件
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是前提,开发适合本校本地区教师教、学生学的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参考资料和习题集是基础,培养教师特别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是关键。
(二)实践操作成果
总结出了专业基础理论课三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验证实验法
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探索实验法、验证实验法和演示实验法,电子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最常用的是验证实验法。
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提出实验课题→将定理/定律的结论明确的告诉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创设实验条件,准备实验器材→实验的实施→对实验结果进行测定和统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定理/定律的正确性)。验证实验法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十分主动.这是因为在验证规律时,学生已知问题的答案,对于下一步的学习目的及方法已经清楚,所以更加有的放矢.
2.问题导学法
⑴“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分三个层次进行:
①老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引导作用。
②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③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总结活动。
⑵“问题导学法”教学的大致结构框架:
①教师提出问题和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动学生的求知欲,形成问题情景。
②展开自学探究,建立问题假设。
③相互交流合作,综合比较,达到问题认同。
④继续深层交流探究,强化能力提高。
3.课内外练习法
由于专业课的练习来源有限,我们的练习来源主要是教师自编习题、学生自编习题、参考资料(很少)、教材章节习题。
练习要精不能烂,教师给学生提供练习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四度:①向度→良好的课堂练习首先应有向度,即紧扣大纲、教材,围绕教学内容这个中心展开训练;②梯度→课堂练习应注意梯度(内容梯度,练习内容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适合教学具体情况不能杂乱无序,让学生捉摸不定/方法梯度,练习方法应多种多样,用梯级练习法,实验练习法、定时练习法、目标检测法、综合考查法等多种方法组成方法体系,对学生进行有系统有步骤的技巧训练,防止练习方法单一重复,让学生丧失练习兴趣/技巧梯度,分析综合、实验运用等多种技巧训练也应有一定的梯度,从较低层次入手,不断提高要求,最终达到高层次目标,坚决反对随心所欲抄袭题目,搞题海战术,用单一方法和僵死模式应付教学,把练习教学引向误区);③速度→速度训练是练习课的一个内容;④信度→课堂练习的信度直接关系着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本成果以校本教材易于固化。
在课题实验中逐步形成的《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门电子专业基础课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及习题集(校本教材)。在本校后续所招收的电子专业学生中持续使用,并在市内兄弟学校之间交流使用。
(二)电子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方法普遍应用于本校其他专业课的教学之中。
比如“问题导学法”在我校计算机专业、旅游专业教学中经常采用。在与自贡职业技术学校(原釜溪职高)、富顺职业技术学校、自贡电信职校的“手拉手”教学观摩活动中几种方法都有被借鉴使用。
四、成果效果
(一) 课题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1.提高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2.学生专业理论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3.高考升学成绩明显提高。
4.学生专业素质增强。
5.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题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方法的进一步转变。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积累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三)课题研究对学校的影响
1.促进了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2.学校电子专业成为自贡市重点骨干专业
3.学校电子专业规模扩大
五、问题与思考
(一)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同样我们的研究所总结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也不能够完全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愿望。
(二)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教师教学参考书和习题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撰稿人:刘建勋
审核人:刘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