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三届(2007年) >> 浏览文章

开发家庭教育潜力,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的“1+5途径”
时间:2024年09月2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开发家庭教育潜力,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的“1+5途径”

(自贡市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沿滩区沿滩中学校

完  成 人:明利祥 廖晓红 李平 杨宗梅 宋智刚

成果来源:自贡市普教科研课题

 

一、成果背景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我校学生约有32%左右的存在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转为心理失调和轻度疾病的现象。初步归因发现:“听话教育”,“分数教育”为主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引起学生在情绪、人际关系和意志品质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网络的发展,隔代教育,留守学生的增多导致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无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强化家庭教育。根据学生实际和研究实际,课题组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观念,让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主要是情绪,人际关系,意志品质。

二、成果内容

探索出了开发家庭教育潜力的“1+5”策略。

(一)“1”是指:一个中心

以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教育活动为中心。 “给学生过集体生日”、“向贫困学生献爱心”、 “向榜样同学学习”、 “为班级献策”、 “告别金色童年奔向灿烂明天”等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并了解学生,赢得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走进家庭。 “三八节”向妈妈献礼,当一天家长,孩子给父母擦一次背或给父母洗一次脚,让家长与子女相互了解,彼此关心,初步建立了学校、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亲密和谐,相互信任的关系,为课题实验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5是指:探索出了开发家庭教育潜力的五种主要途径

1.开办家庭教育讲座,观看家庭教育录像

让家长懂得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知识,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实现了家长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如各试验进行了家庭教育讲座。组织家长参加了共青团中央知心姐姐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巡回报告会,组织家长收看了卢勤女士讲座录像,聘请了高级心理咨询师林老师给家长开展讲座等等。

2.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在家长会中,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实验教师之间广泛交流家庭教育的心理体会,促进了家长教育子女水平的提高。

3.家访是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

试验学生中单亲、托管的家庭比较多,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多数在其中。实验教师通过家访深入家庭,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配合家长或监护人制定方案,共同纠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发动社会关注初中生的成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外宣活动,联系居委会村委会,甚至邻居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4.用好家长联系手册

通过家长联系手册的方式,双方切磋教育孩子的方法,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关键,开展挫折教育是家长要切实做到培养孩子,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正确引导孩子认识社会的多彩性和复杂性。孩子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家长要保持冷静,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去克服,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遭遇挫折后家长要宽容孩子,理解孩子,要淡化挫折,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分析挫折,说服孩子,这样能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少不健康心理的创伤。对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实验教师给予了精心指导。如引导家长对情绪、人际关系和意志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孩子,家长要做到首先要超越自己,要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树立完善自己。其次要营造民主、平等、温馨、和谐和相互尊重的家长教育氛围。再次对情绪存在问题的孩子要教给他们调节情绪的方法。对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孩子,要求孩子做到尊重宽容,真诚理解,重礼义。对意志品质存在问题的孩子,家长要有意识磨练孩子的意志,开展磨难教育,意志教育。

5.编写家长学生读本

使家长学生各自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为促进家校共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在开发家庭教育潜力的途径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开发家庭教育潜力的1+5策略”,经过课题组反复研究论证,通过实践符合我校学生家长实际,达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教师走进家庭,家长走进学校,实现对孩子家校共管。教师通过家访深入家庭,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配合家长或监护人制定方案,纠正和预防孩子不健康心理;家长走进学校,能深入了解学校教育和子女的情况,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针对性,对培养孩子健康心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成果效果

(一)家长方面: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更科学合理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趋于平常,懂得了青少年成长规律,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更为科学,对子女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舒宇的母亲给她孩子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想这两天您过得不开心也将比较艰难,但无论如何请相信,父母希望你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光明的明天,为此父母会为之努力。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对你教育简单粗暴,儿子你一定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并相信父母会随着你一起成长”。从这个事例很好的印证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至于家长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在个案材料中还有较充分的体现。

(二)学生方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交际方面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比较好,懂得怎样与人相处,懂得尊重别人。心态正常的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情绪上相对稳定的学生占了95.5%,说明大多数学生自控能力在增强,较好的克服了心理冲动,减少了行为冲突,处理问题比较镇定。在意志力上能吃苦耐劳,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具有较为坚强的意志品质。如朱波,男15岁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从小由外公外婆监管,在外公外婆百般疼爱下,慢慢的她与绝大多数同学言行表现差的很远。他上学独来独往,在家中长期痴迷电视、电子游戏,从不热衷于学习,上课不发言,平时不交作业,不参加具体活动,曾经一度时间经常旷课逃学。同学间发生小纠纷,他暴跳如雷,冷却后却久久不能忘记。由于家长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心理问题发展得更严重,他经常反复洗手,做事特别小心,总是担心别人会伤害他。有一次放学回家,外公外婆有急事,先吃了饭没有等他,他一到家就把书包扔掉,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生闷气,约半小时后,他气冲冲地冲出来摔碎了所有的碗筷,还怒不可止的砍坏了碗柜,最后,扬言要杀死外公,以泻心头之恨,此事在邻居的帮助下才平息了。正是德育课题开展,挽救了这位孩子,在这两年的课题实验中,实验教师长期给他们的父母和邻居保持联系,父母回家不再出去打工,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父母有序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疗法。一是与孩子亲密接触,恢复了亲子感情;二是让家长学会赏识孩子;三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四是利用集体的力量感化孩子。现在朱波同学情绪稳定,乐于助人,积极向上,能克服困难,成绩稳中有升,深受师生们的好评。

(三)教师方面:实验教师掌握了了解学生心理的方法

实验教师能较好的掌握矫正学生不良的心理的有效方法。在矫正不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实验教师根据不健康心理的成因总结出了学生摆脱不健康心理的方法:一是转变家庭观念,培养健康心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科学的家教方法是矫正不健康心理的有效手段。二是利用课堂纪律,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结合学生不健康的心理成因,实施教育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三是利用主题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健康心理的学生需要在各种活动,尤其是在创造性环境中来矫正。四是设立咨询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交流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自信心,教给学生一些克服不良心理方法,达到矫正不良心理的目的。

实验教师在实践中研讨了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总结出一套教育留守学生的方法。一是尽量动员家长返家。二是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方法。三是实行“一帮一”结对的活动,学生与学生结对,老师与学生结对。四是在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五、问题与思考

(一)此课题研究只靠学校研究不够,还需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才有更好的效果。

(二)实验教师忙于教育教学工作,在时间上精力上不够,专业知识水准不高,很难在课题研究深入不够。

(三)课题组下一步将取得的成果进行进一步推广,充分体现课题的价值,同时课题组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推动课题向纵深方向发展。

 

撰稿人:廖晓红

审核人:李   平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