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三届(2007年) >> 浏览文章

关于学生课堂自主性学习的研究
时间:2024年09月2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关于学生课堂自主性学习的研究

自贡市第三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曾家岩小学校

完 成  人:邓仁禄  李英明  熊玉华   郑火明  何礼清

成果来源:2002年自贡市普教科研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针对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师生平等对话,创设和谐环境,尊重学生学习经验;自主、合作、创造已成为新的教育理念。

(二)针对小学教育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往往重视教师作为教导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走,使他们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个性不鲜明、严重妨碍了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供自由思考空间,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的认知过程,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于学生课堂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就是教与学的研究,是改变现行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成果内容

(一)提高了对自主性学习教学思想的认识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四川教育》《教育导报》《中小学教材教学》等,教师们准确把握了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提高了对课堂自主性学习的认识,即:学生自主性学习,关键是自主性,基本形式是“看、思、讲、议、评”,核心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促进了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实践成果

1.形成四级教改学习网络 

我校形成了“校长牵头、副校长主抓、教导处具体实施、教研组长组织”四级学习网络,用理论充实教师;学习形成“集体学习——讨论——谈感受——订措施”的操作模式,形成和谐、合作、向上的氛围,教师之间团结协作,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变化课堂,以动促学,成功构建了自主性学习的课堂

(1)以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以爱的目光,饱满的热情,真挚的语言鼓励、引导每一位学生,有效发挥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改变作业批改形式。为了不伤害学生自尊,作业批改不打“×”,学生有错误的地方,教师用划横线、打问号的方式指出。批改作业后用爱的批语激励学生主动学。如“你的作业有进步,老师很爱你!”“你的作业很好,老师很喜欢!”“你的作业有创意,老师欣赏你!”……

改变课堂用语。教师常用“你回答得很好,老师很爱你”“你设计的作业很好,我喜欢你的聪明!”“你提的问题很深刻,我喜欢你爱动脑的习惯!”……

教师用细微的动作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教师,走到他们中间倾听,教师常竖起大拇指,点点头说:“真棒”或轻轻拍拍他们肩说:“很好!”,或摸摸他们头说:“真行!”这些简单的充满爱的动作,放飞了学生思维,使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特殊的效果。如:某老师在上音乐课《小象》时,课堂上注意了鼓励——启发思考——自主学习的统一。整个课堂呈现和谐的氛围,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特别好。

(2)形成了“看——思——议——讲——评”的课堂教学模式

看,就是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所要学的知识(教材内容)找出能看懂的内容和不能看懂的内容,作好记号。思,就是让学生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让答案丰富多采,让思维多种多样,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就是让学生讨论。当答案多种时,让学生找出最佳答案;当意见有分歧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发表意见,活跃他们思维。讲,让学生通过想象推理、思考再形成概念,组织好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是大脑对知识的接受形成能力的过程。

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师生评价、同学互评,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师”“生”调换角色,培养学生口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时,先让学生默看教材,根据内容提出问题,勾出重难点;然后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也讲一部分教材或者替教师作一些课堂练习指导。如:教师讲一篇课文时,先讲一、二段。然后让学生讲后面部分内容。又如学习生字时:教师讲几个生字示范,然后由学生上台讲。教师则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听课,如果“小老师”在指导时遇到同学们提出难度大的问题,可以走下讲台与教师磋商。学生当“小老师”,调动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活跃了课堂。在锻炼了学生胆量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在学生思维起点上设计问题,进行“师”“生”辩论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处设计辩论。如:老师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把自己扮成孔子,学生扮两小儿,进行了辩论,在辩论中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求异择优,尊重学生选择

学生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寻求众多的答案,发挥自己的创见。如:师问:“你认为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你喜欢哪些词语?哪些语句?为什么?”“此题还可以有哪种解法?两种解法(或几种解法),你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充分展开学生思路,让学习变成乐趣,循序渐进地提高能力和技巧,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6)充分利用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他们在预习课文时和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会提出各种教师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以他们现有知识经验作为起点,极容易引起班上同学的共鸣和争论。教师应及时地肯定学生所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并进行讲解或展开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知识面。例如:老师在上《太阳》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先看课题,问:“你们看见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或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最后师问:“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还想知道些什么?”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学校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动乐结合,让学生脑、手、口并用用,真正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成功构建了自主性学习课堂。

(三)良好的实验效益

1.激发了学生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能力

课堂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实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意识,学生“四自”“一评价”能力稳步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2.提高了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师受益匪浅:教师理论素养、课堂驾御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能力明显增强,先后有24节市区优质课、示范课获得等级奖;总结、归纳能力显著提高,先后有14篇经验论文评比获奖。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变化课堂,以动促学,形成了“看——思——议——讲——评”的自主性课堂教学五环节:

看——教师激趣,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思——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思考问题。

议——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讲——师生调换角色,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评中获知,评中长智,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形成“四自(自学、自思、自问、自讲)一评价”评价表(见表一)

四、成果效果

1.课堂研究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转变学习方法都有重要意义。

2.课堂研究目标明确,成效比较显著,主要表现在:

第一,提高了对自主性学习教学思想的认识;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达到真正教学互动,成功构建了自主性学习的课堂;

第三,总结出了“看——思——议——讲——评”自主性课堂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通过实践,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艺术的转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问题与思考

1.教师的视野不够开阔,教育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深化研究中进一步探索、提炼学生课堂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并在更广的范围推广。

表一:

image.png

  

撰稿人:邓仁禄

审核人:黄  粱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