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阅读问题的研究
自贡市第二届科研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第一幼儿园
完 成 人:杨贵芳、廖晓培、张裕梅、陈一婷、王华樱
成果来源:2002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能力,通过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给幼儿特级的刺激,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发展幼儿的智力。为幼儿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002年,我国通过对幼儿园小朋友的阅读习惯、能力等现状进行调查后,申报了《关于幼儿阅读问题的研究》课题,并于同年十二月份批准立项,经历了两年多的研究,该课题,于2004年11月顺利结题。研究成果受到相关专家一致好评。
二、成果
(一)认识成果
1.总结出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四原则
(1)思想原则
在教育思想上,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全面发展幼儿阅读能力。
(2)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通过采用“感知—体验”、“感知—探索”的教学方法和看、听、说为具体操作的指导方法,优化阅读教学活动。
(3)组织原则
在组织形式上,实施教师引导设疑与幼儿建构知识、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学习体现兴趣,自主寓教于乐的特点。
(4)学习原则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阅读过程,注重幼儿的观察操作,边看边说边做,模仿体验等主动学习活动。
2.认识到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6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幼儿园阶段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多途径的教育手段,并调动家长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二)操作成果
1. 初步建立了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1)集体教育活动的七个环节:支持设疑—查寻探索—互动讨论—整体示范—理解验证—规范熟阅—总结提高
(2)幼儿早期阅读模式
感知—体验 :范读引入(整体感知)→指导观察(验证指认)→分析解惑(理解想象)→整体示范(复习巩固)
感知—探索:定向设疑(激活欲望)→引导观察(自阅查寻)→讨论质疑(理解验证)→整体示范(规范讲述)
2.探索出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指导方法
(1)范讲对应法。
(2)探索论证法。
(3)实听操作法。
(4)提示查寻法。
(5)幼儿早期“写作”活动。
(三)物化成果
1.幼儿阅读问题阶段检测表、关于幼儿阅读问题的研究情况测查表。
2.形成了《关于幼儿阅读问题的研究》的优秀活动集。
3.《关于幼儿阅读问题的研究》论文集一本。
4.《关于幼儿阅读问题的研究》活动案列分析
三、成果创新点
1.教学模式的突破创新,优化幼儿阅读环境,建构幼儿自主阅读模式。
2.探索出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四、成果成效
(一)成果实效
1. 强化了幼儿阅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以前我们在进行幼儿阅读活动的时候,仅限于在实践上操作活动,而效果不理想。现在我们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大大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
(1)用幼儿汉语发展的理论,指导阅读活动。
(2)思维训练贯穿始终,促进幼儿阅读汉语能力。
(3)为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直接指导,集体友善活动的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可行性。
2.丰富了幼儿的阅读实践活动
(1)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2)采用了现代幼儿园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幼儿能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提高了幼儿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导入--发现等方法,与幼儿表现出的主动翻阅、检索检阅、追问查询、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相结合的教学,体现了有教有学的现代教学观念。
(4)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了教育学质量的提高。
(二)成果推广
全园推广,示范引领。研究周期内课题组教师,每期在园内公开课展示课题成果,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普遍认可,非实验班级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借鉴使用,效果明显。
五、问题思考
1.教师的现代教育观还有待进一步转变,以适应新纲要的要求。
2.教师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需要更大胆的探索,努力实践。
3.教师应不断总结、提炼经验,便于区、市推广。
撰稿人:陈一婷
审稿人:蔡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