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生态艺术教育研究
自贡市第二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完 成 人:陈红英、熊力、胡彬、、郭娟、谢伟涛、
成果来源:自贡市教育局2002年普教科研立项项目
一、成果背景
生态环境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该课题不是单纯的对幼儿进行生态教育,而是将幼儿置于“生态环境”之中,以艺术领域为突破口,以游戏为切入点,对幼儿进行开放式生态艺术教育。这种生态式的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逐渐形成热爱自然,爱护生态,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观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成果内容
(一) 初步构建了以“设境刺激——启发观察——对话交流——设计创——
表现展示——评价反思”为基本流程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1. 设境刺激:带幼儿外出参观、创设活动区角,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或虚拟的生态环境或运用一些有创意的作品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他们活动需要。
2. 启发观察:老师引导、提示,启发幼儿观察想象在头脑中构图或理解作品内容。
3. 对话交流:通过与老师对话、幼儿间互动交流,完善自己的构图和设想。
4. 设计创作:通过老师提供的可操作性材料,根据自己的设想动手制作,完成作品。
5. 表现展示:通过美术作品的展示和音乐舞蹈的表演享受成功的乐趣,再次激发活动的兴趣。
6. 评价反思:相互欣赏各自的优点,回顾自己的创造表演过程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一)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实验教师写出来具有研究价值的论文
如:“在生态式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艺术感染力”、“生态式艺术教育中幼儿绘画的导入方式与创造思维的培养”、“可持续发展是幼儿教育永远的主题”、“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到幼儿园的管理中”、“谈大班幼儿活动区的设置”、“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等工18篇
(二) 写出了课题系列活动的研究报告
(三)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幼儿绘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收集到了如:“绿色的森林”、“颜色奇妙”、“不一样的表情”、“观灯乐”等34副幼儿绘画作品。
三、成果特点: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寻找出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这一主要目标,采取
了“主题活动”、“欣赏活动”和“环境创设”等有效措施,分层次的启发、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并始终与生态融为一体,让幼儿和环境最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成果效果:
本课题主要成果是初步构建了以“设境刺激——启发观察——对话交流
——设计创作——表现展示——评价反思”为基本流程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研究水平。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生态意识,并逐渐形成了热爱自然,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良好意愿和行为意识。
(一)老师方面:
通过教改科研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园教师在参加全市幼儿教师“五项全能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了“全能比赛”的二等奖和“唱歌”比赛一等奖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园较强的师资势力。
极大地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艺术,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水平,教师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撰写了近8万字的教学经验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区级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的10篇;市级一、二等奖的11篇;区级一等奖的5篇。
(二)幼儿方面:
三年来的研究实践活动,初步培养了幼儿具有关爱、友善、尊重、分享、自信等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萌发了幼儿尊重自然、热爱动物、关心他人、有爱同伴的美好情感,激发了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浓厚兴趣,使幼儿形成爱护动物,珍视动物、和谐共处的良好意愿和行为习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课题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幼儿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幼儿绘画比赛中有12名幼儿获得区级以上的奖励。
(三)家长、社会方面:
此研究课题的开展,不仅协调了教师、幼儿、家长关系,更促进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助协作,家长们更加关注、支持幼儿园的发展,建立起了良好和谐、宽松、自由、快乐的人际关系。实验班教师曾多次带领幼儿到社区和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孩子们一个个精彩、稚拙表演给老人们带来了欢歌笑语,通过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让家长们了解了孩子们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搭起了家园联系的桥梁;也为家长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问题与思考: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教师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和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才能适应幼儿教育新的发展形式。教师需进一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该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幼儿小组活动量还应增加、用以发展幼儿间的协调、互助交往能力。
对家长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各类数据资料收集不够完善,这些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克服。
撰稿人:胡彬
审核人: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