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化互动式”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自贡市第一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育才小学
完 成 人:曾 炎 冯玲玲 胡 英 王喻娟 罗 丹
成果来源:贡井区教育科研项目
一、成果背景
(一)解决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城郊结合部或者农村的孩子,学习英语时基础基本为零的问题。
(二) 解决教师课堂缺乏鲜活的生命感,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的困惑。
(三) 解决学校对英语学科的教学管理考核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交际化互动式”教学课堂离不开大量阅读的支持。
2.“交际化互动式”教学课堂离不开大量表演的支持。
(二)操作成果。
1.总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名称 | 教学流程 |
“交际化互动式”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 热身引入 Warm-up and Lead-in |
新课输入 New lesson ( Input ) |
操练巩固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 |
拓展产出 Development ( Output ) |
2.“交际化互动式”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型(单词、句型)。
小学英语中低段单词、句型的教学课型 |
流程 | “交际化互动式”的具体方法 | 操作说明 |
热 身 引 入 | Free talk 热身引入法。 | 即通过师生英语对话获取比较有用的信息,形成信息差。而这些信息差将直接关系新课的学习。 | 巧妙热身,引入新课。(此步的教学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交替使用,总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容易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理解。) |
TPR热身引入法。 | 即全身反应法,学生在有节奏的听说做的活动中,在轻松的气氛中复习有关以前学过的内容,也引入新单词或句型的学习。 |
歌曲热身引入法。 | 即让学生唱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某种内在关联的歌曲,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
游戏热身引入法。 | 即针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关键内容,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课。 |
情景引入法,旧知引新知。 | 即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以谈话方式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
新 课 输 入 | 过程 | 创设情景,进行问答、观察猜、听做、听画、听指等互动交流。 | 巧创情境,深入新课教学将真实的生活带进教室,通过师生之间英语对话的交流,如问答、观察猜、听做、听画、听指等,深入开展新课单词或者句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
方 法 | 借助实物、图画创设情境。 | 学生看到实物或图画就触景生情,产生了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再通过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就能印象深刻地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感或者所想。 |
利用表情、动作、语言创设情境。 | 学生通过教师在与学生用英语对话交流时的脸部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声音的轻重高低、抑扬顿挫以及适当的手势动作,意会并体会意境,从而产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并模仿老师进行表达交流。 |
利用场地创设情境。 | 在教室里搭建与新课相关的“临时舞台”,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学生产生表达欲望,并与老师进行对话交流。 |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 如课件、影视片段等,利用声、形、色等大量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使情境更为逼真、生动。刺激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再通过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就能印象深刻地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感或者所想。 |
操 练 巩 固 | 齐声操练。 | 齐读齐答抢答。 | 创设情境,创造机会,灵活操练,强化教学,让操练不再机械,而是变得有意义;在操练中,老师注意示范,而且整个过程尽量用学生听得懂的英语进行交流。 |
“大小声游戏”。 |
“What’s missing ?”游戏。 |
“炸弹”游戏。 |
观察表情动作猜单词的游戏。 |
听声音猜单词的游戏。 |
观察某样有关联的实物猜单词的游戏。 |
听做说的游戏。 |
根据声音大小找“单词”的游戏。 |
个别操练。 | 抽个别生读或者答或者交流分享。 |
听单词指图片的比赛。 |
听单词做动作的比赛。 |
观察图片的一部分猜单词的游戏等。 |
同桌操练。 | (基于生活实际)同桌替换对话练习比赛。 |
同桌比赛猜单词。 |
同桌合作拼单词等。 |
分组操练。 | 分小组替换对话练习比赛。 |
小组合作猜单词比赛。 |
小组分角色操练比赛。 |
小组合作完成创编对话的比赛。 |
小组合作创编律动儿歌或者歌曲比赛等。 |
连锁操练。 | “开火车”意义操练替换句型。 |
“开火车”记忆游戏等。 |
拓 展 产 出 | 角色扮演。 | 巧设任务,拓展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输出。 |
调查采访。 |
完成相应表格。 |
转述对话。 |
(三)物化成果。
1. 《“交际化互动式”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成果报告。
2.优秀论文(部分)。
3.优秀典型课例(部分)。
4.优秀课件(部分)。
5.小学英语学科过程性考核成绩评定表。
6.英语教师公开课影集。
7.学生“英语节”表演影集。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成果的特点。
1.成果的操作性强。
2.成果的内容丰富且一目了然。
(二)成果的创新点。
1.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分段化。
2.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评价体系操作性强。
四、成果效果
(一)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和保持,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成功对教师在交际式互动化教学模式领域进行了重点培养。
(三)使学校具备了该类课型的示范指导能力。
(四)得到了家长、中学和社会的认可与夸赞。
五、问题与思考
(一)由于我校的生源越来越差,我们课题组老师将面临如何更好地运用我们的研究成果的问题。
(二)“如何让学生因为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方法,所以到高段后会越学越轻松?”是我们课题组老师需要深化研究的难题。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接下来,要在找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上面下功夫,并把找到的方法渗透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撰稿人:曾 炎
审核人:黄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