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自贡市第一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小学校
完 成 人:甘奎、冯英宏、傅奇燕、冉光伟、魏东、邱菊清
成果来源:自贡市教育科研项目《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教改实验的终结报告
一、本成果的背景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要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学生思维能力的好坏关系一代人的素质高低,也关系到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教学质量,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此,我校特提出在数学学科中进行思维训练这一课题。我校自96年开始提出该课题,并向市教科所申请实验项目审批。1996年秋正式确定为市级教研教改课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实践和探索,经过三年实验现已实验期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抛砖引玉,我们将实验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二、本成果的终极目标
有较敏捷的思维速度,掌握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能独立而迅速地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三、本成果的内容
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训练的三环节教学法:初步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能力提高”为目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思维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2.引导学生思维、指向教学目标。
3.拓展学生思维,综合提高学生能力。
要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学生思维能力是关键,教学设计中我们处处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并注重学生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除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要注重各种能力的提高,如计算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不管是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几何知识教学、还是应用题教学,始终抓住“思维训练”这一主线,突出“能力提高”这一主题。
四、本课题实验的具体过程
小学六年制统编教材中有关计算、概念、几何知识和应用题分析解答等方面知识全方位的开展思维训练活动。
(一)实验对象
1— 6年级中,每个年级选定一个班级做为实验班,进行此项实验。教学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将另一个班级做为实验的对比班级以反映实验的效果。
(二)如何开展此项实验工作
我校将此项实验分为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组织阶段,二是实验阶段,三是总结成果阶段。
1. 组织阶段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了更好地开展好《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课题,学校首先确定了实验的领导小组成员,由肖桂芳校长任课题组长,由分管数学的主任甘奎和党支部书记王耀华、区基教中心数学教研组长担任副组长,并确定了以小学特级教师谢自勤为顾问。以甘奎、冯英宏、傅奇燕、冉光伟、魏东、邱菊清为主研人员的教改实验领导小组全面实施课题工作。
(2)学习教改理论,制定有关实验计划。
组织教改实验小组的主研人员学习了有关《思维训练》的专题理论文章,《教育学》及《心理学》有关内容。并拟定了实验立项申请书,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实验教师按实验的计划开展实验工作。
(3)规范实验因素,拓展实验范围。
参加实验班级是同年级中随机抽取实验,对照班,以增强实验成果的评估信度,96年秋开始实验时,我校仅仅定了三个实验班,分高、中、低三个教师实验。实验范围较窄,过去定向为应用题中的思维训练。为了使该实验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全方位的体现思维训练这一主线。故而在97年春又重新确定了实验的范围。拓展到计算、概念、几何教学等诸多领域,并由原来的三个年级实验增加到1—6年级六个年级的全面实验。
2. 实验阶段
(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改有关文章知识,增长实验才干。
为了更好地搞好实验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有关思维训练有关知识。并学习了沿海发达地区教改的成功经验,如《小学教学参考资料》、《北京教育》、《上海教育》、《江苏教育》等刊物中有关思维训练的经验文章,并组织教师先后到北京、成都、南充、内江和河南等地市外出参观学习,以提高教师的实验才干。
(2)积极开展教改研究活动,提高教改质量。
课题组为进一步深化教改活动,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实验研讨外,还组织了几次区校级教改课题观摩活动,一九九七年四月,为了更好地搞好思维训练实验,举行了在计算、几何和应用题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的研讨。一九九七年十月,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分别以概念教学课和应用题教学课为主要内容上课研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基教中心教研人员和我校开展实验的教师对实验情况进行了指导和了解实验情况。一九九八年三月,市教科所康所长和张所长对我校此项实验进行具体指导,使实验方向及目标更加规范。一九九八年秋季,我校安排了数学素质教育研讨会,收到了良好效果。一九九九年秋季,结合今区的数学竞赛,分別由冯英宏、傅奇燕老师主讲,以献课的形式展示了思维训练的成果。学生思维敏捷,教师思维训练循序渐进,行之有效。
(3)定期开展学生实验专项检测和能力抽测,提高思维训练质量。
每个实验教师每期订好实验计划,并按计划实验的同时,每个学期学校对每个年级实验班学生思维训练的成果进行检测,采用命题抽测,以确保思维训练的质量。并在同一年级中进行能力抽测,以对比实验班级与平行班在数学能力方面的差异,以反映实验的成效。
(4)学校经费向实验教师倾斜。
为了调动实验教师积极性,学校从较紧的经费中拨出专款给实验教师予以补助和奖励,对完成计划、实验效果好、成绩突出的,及时总结教改经验。获区、市、省奖励的老师在月考核中和学期期末考核中与奖金挂钩,每个实验教师都要高出一般教师几十元。
五、本成果的实施效果
该项实验釆用抽样与对比的方式,以反映实验效果,通过实验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能力和成绩。
(一)学生具有一定地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是语言的外壳和载体,通过思维训练绝大多数学生均能用词准确,语句完整,表达连贯有条理。
班级 | 人数 | 用词 准确 | 百分比 | 语句 完整 | 百分比 | 表达连贯有条理 | 百分比 |
实验班 | 195 | 171 | 87.7% | 196 | 90.3% | 168 | 86.2% |
对比班 | 186 | 153 | 82.3% | 149 | 80.1% | 135 | 72.6% |
(二)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三)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具有一定地分析、类比和抽象概括地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四)思维的训练使学生计算能力大为提高。
1─3年级三个实验班对比成绩表明学生计算能力准确忭、灵活性均高十对比班级。

(五)经过思维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
仅以去年我校六年级参加全省奥林匹克获奖情况荣获自流井区第一名足以证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
撰稿人:杨国兵
审核人:彭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