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性别教育策略研究
(四川省第四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承研单位: 自贡汇东幼儿园
主研人员: 雷 静 刘家访 杨晓萍 蔡永怡 张雪晔
课题来源: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
1.分析幼儿园、幼儿家庭性别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探索实施幼儿性别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开发幼儿性别教育系列活动。
3.系统总结出实施幼儿性别教育的策略。
本研究的选题价值在于:倡导将“性别视角”纳入幼儿教育,关注人们在价值观层面的变化,旨在通过人们观念的改变进而引发其行为方式的改变,终极指向为实现对幼儿的性别平等教育。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该课题研究遵循主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等研究原则,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确立的具体研究方式是: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制定方案(预设策略)——建立实验试点——评价、总结、推广经验——分析新问题、提出新策略。
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调查法3.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自2006年到2008年,历时3年,其阶段划分为:课题立项前的酝酿、准备工作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课题研究的验证阶段,总结思考阶段。
三、研究成果
(一)认识成果
课题组经过分析梳理,从观念认识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总结出了幼儿性别教育中存在的十大问题:
1.对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将幼儿性别教育与性知识教育混为一谈。
3.向幼儿灌输错误性知识。
4.将幼儿性别混淆、模糊。
5.对幼儿反性别抚养。
6.无政策支持。
7.教育苦无良策。
8.教育者性别比例失衡。
9.传统教育评价方式存在性别歧视。
10.社会、媒体的不良影响。
(二)技术成果
课题组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幼儿性别教育策略,包括四大策略,即:
策略一:树立正确的幼儿性别教育观
树立正确的幼儿性别教育观是进行幼儿性别教育的前提。实施本策略要注意掌握五大原则:科学原则、自信原则、坦诚原则、机会原则、示范原则。五种技巧:有问必答、慎用语言、巧借比喻、循序渐进、善用教材。五种方法:转移注意、扩大兴趣、淡化处理、合理解释、正确防范。
策略二:营造适宜的幼儿性别教育环境
营造适宜的幼儿性别教育环境是进行幼儿性别教育的条件。幼儿性别教育环境可分为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要从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幼儿性别比例,家长性别比例等方面营造人际环境。在物质环境的营造方面要要注意体现性别特点,幼儿厕所要男女分厕。
策略三:开展多样的幼儿性别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多样的幼儿性别教育教学活动是进行幼儿性别教育的关键。要从制定幼儿园各阶段性别教育计划,编制性别教育课程,选择教材,设计活动四个方面开展幼儿性别教育教学活动。
策略四:将性别教育情况纳入幼儿园保教评价体系
将性别教育情况纳入幼儿园保教评价体系是实施幼儿性别教育的保障。
课题组研究出了幼儿性别教育评价指标,形成了幼儿性别教育评价考核体系,对教师掌握幼儿性别教育理论及技能情况,性别教育课程完成情况,教师撰写的专题论文、案例、观察记录、活动设计等情况做详细记载,通过检查、督促、考核、奖惩等手段确保幼儿性别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主要成果资料
1.研究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幼儿性别教育策略。
2.研究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幼儿性别教育课程及实施方案。
3.撰写研究论文十一篇,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4.编写了《图画中的幼儿性别教育策略》图文绘本。
5.编辑了《幼儿性别教育策略案例分析及活动设计》文集。
6.拟编辑并出版《幼儿性别教育策略研究》专著。
四、研究效果
该课题选题新颖,研究过程清晰,方法科学,效果显著,其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经过近三年的实验研究,该课题已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1.该课题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认为此课题为家长们解决了在子女性别教育方面的困惑。
2.幼儿园通过该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教科研能手及省市级骨干教师。
3.该课题的经验和成果及其影响由园内向城乡幼儿园,呈逐级扩展辐射状态。其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广泛的交流,获得了一致好评。
4.广大幼儿经过科学的、系统地性别教育,形成了正确的性别意识,获得了快乐、自由、健康地发展。
五、问题与思考
对幼儿的性别教育策略这一问题,目前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开展研究的策略与措施将随研究工作的推进不断调整、更新。由于时间及人力的限制,本研究尚存一些遗憾,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将针对学龄前儿童性别认知现状,进行融入式教学,探究式性别教育,增强幼儿性别教育策略的实用性。
撰稿:雷 静
审核:刘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