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谜语识字手册
(四川省政府第二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永年镇中心小学校
研究人员: 邹文功 叶世辉 刘长富 陈明淑
课题来源:自选
一、成果背景
谜语识字是我校教师邹文功同志十多年的教学研充项目,他根据字谜的拆字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谜语识字,井反其道而用在识字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于1993年与叶世辉老师合著出版了 《小学生谜语识字手册》一书,后《中华谜报》连载一年多,在编后中说 “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中华灯法学术委员会为此号召全国有志于推广这一教学改革的教师谜人踊跃报名,“试点,总结经验,以便上报国家教委子以承认和推广”。后又先后获市县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多项奖的《小学生述语识字手册》的教育教学价值等项内容,学校决定进行实验论证。
二、成果内容
以“利用谜语识字,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小学生谜语识字手册》为蓝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井以1994年期末的县统考成绩为基数,与同年级非实验班进行对照研究试验。
(一)认识成果
1.由于谜语识字沿用了灯谜的有关规则,具备了灯谜的所有优点。比如启迪多种逻辑思维、强化德育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拓宽视野、促进遐想、激活创造力、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所以把谜语识字引进课堂,儿童确实受益匪浅,使他们成为开拓型的创新人才。
2.谜语识字能促成愉快教学的实现。如果说拼香是帮助发音的一根拐棍,那么谜语识字则是帮助牢记字形的另一根拐棍。双拐齐用,对识字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谜语识字方法简便易懂,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需要什么设备。不管是贫穷落后的山区,还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都可选用。
(二)操作成果
1.活动类课专题讲授
利用每周一节活动课讲授谜语识字的有关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借以逐步达到让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平时的点滴时间进行学习探讨的目的。
2.学科类课随时渗透
引进语文识字课堂,利用谜语识字生动、形象的特点辅助教学。步骤分为:布置预习、课堂猜谜(出谜、竞猜、揭底)、学生质疑、教师解析、检查效果。通过这有趣的活动来迎合儿童猎奇的心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课外活动复习巩固
通过专题讲授和课堂渗透后,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定的谜语识字的方法,这时则要求他们在上课前后,校园内外,经常与同学、教师、家长,邻居等互猜字谜,借以巩固所学生字。每次板报选登几则字谜,进行有奖猜射。每学期还在班上或校园里适时组织灯谜展猜,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供一个更为广鲷的空间。
三、成果创新点
成果关注传统文化,并利用和创新传统文化,属于应用型成果,实用性和实效性强,为小学生识字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四、研究效果
实验班三年来与非实验班在县教委组织的期末语文统考成绩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各项活动中也明显优于了非实验班,且生源本身存在的差异却恰恰相反。实验班学习平时则显得更为活跃。由于九七级二班各方面成绩显著,1996年被评为了县的优秀班
五、问题与思考
建议在中小学校每周开设一节灯谜课,配合语文识字或其他方面进行教学,中小学效师则应学习谜语识字的方法,使他们都掌握一些灯谜学的有关知识,便于教学,师范完校可设置灯谜选修课,让终身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多一点施教的本领。若可能,在小字语文课本中还应收进一些字谜,井在3至5年级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谜语识字的方法。
撰稿: 邹文功
审核: 刘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