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 >> 第二届(2001年) >> 浏览文章

素质教育导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4年09月26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素质教育导学模式研究

 

(四川省第二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承研单位:四川省荣县职业高级中学

主研人员:李文鑫    何  敏   郭  溪   谢玉军  晏洪达    

课题来源:1997年度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教育界出现了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那么怎样才能进行素质教育,它的教育模式是什么,其含义、内容、途径、方法怎样?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 素质教育导学模式”研究应运而生。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教法上做到“六导”。即导向,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再把总目标分解到每节课完成;导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读书中深化已知、发现新知、探索未知;导思,巧妙地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导讲,引导学生把阅读、思考、归纳的学习提纲或心得体会讲出来;导评,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以对学生的认知进行肯定、纠偏或加深理解;导行,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指导他们去行动、实习实作、研究创新。

       (二)学法上做到“六自”。即自学,学生初读、细读、精读教材或相关书籍、思考问题、拟写提纲、归纳中心等。自问,要求学生在读书或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议,指学生对自已提出的问题通过自思找出答案或通过学生之间围绕问题开会讨论、研究、交流信息得出结论。自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理性概念与实践中发现的感性经验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知识结构:让学生把所学的科学方法与实践中发现的有关技能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基本智能结构;让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与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发生碰撞,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自消,指学生通过自学、自间、自议、自练领悟新知、深化旧知、寻求未知。自用,指将学得的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到实习实作和社会实践之中去。

(三)目标上实现“六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工作,学会创新,学会健体。

三、成果的创新点

1.教法上做到“六导”。即导向、导读、导思、导讲、导评、导行。

      2.学法上做到“六自”。即自学、自问、自议、自练、自消、自用。

3.目标上实现“六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工作,学会创新,学会健体。

四、研究的主要效果

1.促进了教师教育思想的进一- 步转变,明确了索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基本掌握了索质教育的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基础。

2.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在各年级、各学科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文考质量和综合能力比非试验班级、学校普遍提高。

3.该课题研究后,社会能响不断扩大。课题组成员在省以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本。自贡、内江、宜宾、泸州和全国不少学校前来索取经验资料。

五、问题与思考

1.教法的“六导”和学法的“六自"在中等以上的班级学生中容易实施,在较差的三级推行困难一些,还要进步研究适应较差学生的“导学”方法。

2.随着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研究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措笼途径和方法。

 

撰稿:谢玉军

审核:刘军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