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办公室
关于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培训的通知
各区县教研室(基教中心、教师进修校),市直属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1〕7号)、《关于举办2021-2022学年全国中心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学会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关于举办2021-2022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四川省选拔赛的通知》的活动要求,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创新后备人才,引领广大青少年进一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树立科学思想,让人工智能普及全体学生,进一步提高竞赛活动水平和质量。经研究,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益性核桃编程马拉松赛项人工智能编程培训活动。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承办单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温仁彬工作室
自贡创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北京聪明核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二、培训对象
自贡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信息技术教师
三、培训形式
线上培训
四、培训时间
2022年4月-2022年5月,按各校报名时间分批次进行培训。
五、中小学生编程入门课普及活动安排
1.学生编程入门课程周期:2022年4月28日-2022年5月17日
分组 |
县(市)区 |
学生科普时间 |
开课期数 |
第一组 |
市直学校、自流井区、沿滩区、高新区 |
4月28日-5月4日 |
第1期 |
第二组 |
富顺县、荣县、大安区、贡井区 |
5月5日-5月11日 |
第2期 |
2.开课形式:
本次活动课程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共开设4期(每周一期,共计5课时,循环开课),内容涵盖中国电子学会等级考试重要知识点,培训结束后学员均可达到“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一级水平。各单位由信息技术老师组织本校学生实施。
3.活动流程
(1)各单位积极组织学校填写“学生科普课程申请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申请表),各学校按照要求填写“申请表”(见附件1),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本次线上科普活动,并安排本次活动指定的对接人,按照规定报送本校学生参与科普时间,并把“申请表”发送至指定邮箱。
县(市)区 |
截止时间 |
报送邮箱 |
市直学校、自流井区、沿滩区、高新区、大安区、富顺县、荣县、贡井区 |
4月21日 |
zgcksteam@163.com |
(2)根据所报“学生科普课程申请表”,电教站将于每期开课前统一分配课程专属通知单,由各学校组织班主任或负责老师向学生家长进行宣传,由家长通知学生按时上课。
(3)参加科普课程的学生扫描通知单上二维码,进学习群领取上课账号,并分配本次线上授课老师。
(4)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培训,请各学校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积极宣传,认真组织本单位学生参加,上课设备不做要求,手机/平板/电脑均可听课。
4.学生线上直播公益课时间安排
第一期开课时间:4月28日(周四)晚上7:30开课
第二期开课时间:5月5日(周四)晚上7:30开课
六、教师培训安排
1.培训时间:2022年4月22日9:00至11:00
培训对象:全市义务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
2.赛事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 |
时长 |
编程赛事整体流程解读 |
10min |
编程赛事评分规则解析 |
10min |
学生、教师优秀作品讲解评析 |
20min |
图形化编程作品制作 |
60-70min |
图形化编程科普活动动员 |
10min |
3.培训目标:
(1)参与培训的教师了解人工智能教育,熟悉图形化编程工具。
(2)学会图形化编程学习平台“智慧教室”的使用细则。
(3)参训老师达到中国电子学会测评师能力要求标准。
4.培训人员安排及要求:各学校需要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编程基础的教师参加培训。
七、工作要求
1.本次活动为公益性科普活动,不向家长和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2.本次活动因工作需要组建的微信群只能用于课程安排、学习交流,不得违规收集家长、学生个人信息,不得在群内引导家长、学生参加收费性培训,活动结束后学习群自行解散。
八、报名方式
请有关单位在规定截止报名时间前,填写申请表(见附件1)确定上课时间,将电子版申请表发送到指定邮箱,并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群。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筱旭
联系电话:13990076680
邮箱:zgcksteam@163.com
十、NOC赛事方案(学校自愿参赛)
根据大赛截止报名时间5月8日16:00,初赛时间5月14日上午10:00-11:00(图形化),下午14:00-15:00(Python)进行如下安排各学校由辅导老师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详见附件2:核桃编程马拉松赛事规则)
附件:1.学生课程申请表
2.核桃编程马拉松赛事规则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办公室
2022年4月19日
附件1:
学生科普课程申请表
(学校负责人填写)
学校名称 |
|
通讯地址 |
|
负责本次活动学校对接人信息 |
姓名 |
|
联系电话 |
|
学生人数 |
|
参与年级 |
|
学生科普课时间(详见前表) |
|
注:按照如上表格发送至zgcksteam@163.com邮箱
人工智能编程科普课程内容
教学时间
(晚上19:30) |
课程内容 |
学习目标 |
开营
19:30—20:00 |
开营仪式 |
了解学习编程重要性、规划5天学习,讲解网络与硬件等课前准备要求。 |
第一课
19:30—20:00 |
1.花果山风波 |
1、认识图形化编程界面
2、理解编程中的顺序执行
3、实现角色切换造型、说话和瞬间移动 |
第二课
19:30—20:00 |
2.大战鲤鱼精 |
1、实现角色跟随鼠标移动
2、初识条件判断
3、实现重复条件判断的效果 |
第三课
19:30—20:00 |
3.智斗牛魔王 |
1、理解两个事件代码块的区别
2、实现按键控制角色上下左右移动
3、实现重复条件判断的效果 |
第四课
19:30—20:00 |
4.抓捕黑熊精 |
1、学习切换角色编程
2、实现角色重复往返的效果
3、实现按键控制角色上下左右移动 |
第五课
19:30—20:00 |
5.迷宫设计师 |
1、学习项目改编的思路
2、学习切换舞台背景
3、综合应用代码块,实现丰富的效果 |
晚上20分钟 |
闭营仪式 |
颁发荣誉证书(电子版) |
注意事项:本次课程为直播授课,手机/平板/电脑均可听课
附件2:
核桃编程马拉松赛事规则
一、参赛范围
1.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
组别确定: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
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二、竞赛环境
1.竞赛平台:参赛选手使用官方竞赛平台进行创作和挑战。
2.网络环境:下载速度不低于150kb/s。
3.浏览器:谷歌Chrome浏览器(80.0版本以上)。
4.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i5处理器及以上,内存8G以上,MacOS、Win7及以上操作系统。
三、竞赛流程
(一)报名
选手须登录NOC大赛官网(http://s.noc.net.cn)进行报名,具体报名起止时间以官方公布为准。
(二)初赛
报名成功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产生入围复赛的选手。
(三)复赛
晋级复赛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产生入围全国决
赛的选手。
(四)全国决赛
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确定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四、竞赛内容
(一)编程语言
小学低年级组仅限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小学高年级组图形化编程语言或Python语言二选一;初中组仅限使用Python语言。
(二)初赛
1.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官方竞赛平台进行线上限时答题,超时自动提交,限1次答题机会。
2.题型、题量:均为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共计25道题。
3.时长、分值: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4.晋级:根据成绩排名产生入围复赛的选手。
5.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三)复赛
1.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官方竞赛平台进行线上限时答题,超时自动提交,限1次答题机会。
2.题型、题量:客观题含单选、多选,共计10道题;编程题2道题。
3.时长、分值: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4.晋级:根据成绩排名产生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
5.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四)全国决赛
1.图形化
(1)形式: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依据现场公布的主题进行线上作品创作与提交、现场作品展示答辩。
(2)作品提交:在规定时间内,选手可多次修改代码和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
(3)展示答辩:选手现场介绍创作思路、讲解故事情节和展示编程内容并回答评委提问。
(4)时长:作品创作与提交120分钟/组别;展示答辩8分钟/人(5分钟展示,3分钟答辩)。
2.Python
(1)形式: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进行线上答题。
(2)题型与提交:参赛选手根据程序设计题的题目要求和时空
限制(程序运行时间以及内存占用空间)设计程序,并通过竞赛平台提供的“在线代码编辑器”提交代码。可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
(3)时长:120分钟/组别,超时禁止提交。
注:规定比赛时长内,选手可通过自备的编程电脑上预装的其他代码编辑器(如IDLE、PyCharm)编辑代码,并构造测试样例数据检测代码。
五、评比标准
(一)初赛
指标 |
描述 |
分值 |
客观题 |
根据题目对错获得相应分值。 |
100分 |
(二)复赛
指标 |
描述 |
分值 |
客观题 |
根据题目对错获得相应分值。 |
100分 |
编程题 |
根据任务/程序完成情况获得相应分值。 |
全国决赛
1.图形化
指标 |
描述 |
分值 |
思想性 |
主题明确;健康、积极向上;反映少年儿童的年龄心智特点和玩乐思维。 |
15分 |
完整性 |
作品内容或故事情节完整。 |
15分 |
艺术性 |
反映角色表达的内容细节的丰富、生动程度;界面美观、布局合理,设计富有新意。 |
15分 |
创新性 |
内容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合理;鼓励创新,创意设计成分多。 |
15分 |
技术性 |
通过多元的算法设计实现程序的丰富效果;各种衔接、交互流畅;代码风格简洁、易于维护。 |
15分 |
展示答辩 |
展示内容完整、流畅,精准回答评委提问。 |
25分 |
2.Python
(1)所有程序设计题得分之和为选手成绩。
(2)每道程序设计题包含1组或多组测试样例数据(1个输入测试数据及其对应的1个标准输出数据为1组测试样例数据),根据测试样例数据组的通过率进行评分。
(3)测试样例数据组通过标准:输入测试样例数据并运行代码,输出数据符合标准输出数据视为通过;程序运行时间和内存满足题目时空限制要求视为通过。
(四)不予评奖
1.参赛选手迟到10分钟以上。
2.参赛选手蓄意损坏比赛场地。
3.参赛选手不听从裁判(评委)的指示。
4.参赛选手未到场比赛。
5.参赛选手比赛成绩为零分。
6.参赛选手被投诉且成立。
7.参赛选手参加多个赛项比赛。
六、相关说明
1.每位选手限参加一个赛项,严禁重复、虚假报名,一经发现或举报,将取消比赛资格。
2.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不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剽窃、抄袭、顶替他人作品,如因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参赛选手本人承担,并取消选手的参赛资格和获奖资格。所有作品一经参赛,即视为参赛选手同意全国组委会拥有对其作品的使用权,同意组委会以任何形式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
3.每位指导教师同赛项限指导不超过3支队伍。
4.本规则是实施裁判工作的依据,在竞赛过程中裁判(评委)有最终裁定权。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裁判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