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学生主体,强化答题技能训练
——在高200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分析会上的发言提纲
丁文杰
一、试卷总体评价
这是按照高2008级高考复习总体安排,体现高2008级模拟考试基本思路的一套试题,与一诊相比,它表现的是探索性、预测性,如诗歌鉴赏题、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题、作文题等试题,能较好体现近年来高考命题趋势。从测试结果来看,它较好地暴露了我们目前教学(或者说,学生复习备考)的薄弱环节。
二、“二诊”的有关情况
两组数据(见附表):
(一)平均成绩及全市排名
理科平均88.9分(一诊87.2分),文科平均88.1分(一诊85.8分);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都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理科由42.1%增长到50.7%,文科由38.7%增长到48.9%,与一诊相比都有提高。而试题的难度有所增加,尤其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题和作文,这说明,从整体看,一诊以来的复习是有效的。但从优生(120分以上)的情况来看,很不理想,仅有三人(理科1人,文科2人。一诊有10人,文理各5人),感觉是,面对新题型(如赏析题),“有难度”的文本(如“菩提”),优生应变能力不足。
平均分排名,理科10名以前变化不大,文科有些变动。有些是正常的,有些就不正常,希引起注意。
(二)学科有效分完成情况及校内排名
理科情况较好的学校有四所(与“一诊”比):旭川中学、富顺一中、自贡一中、荣县中学,全市减少118人,以上学校保持了增长。文科整体与“一诊”比,有较大好转,主要表现在校内学科完成有效分的排名上,排在末位的大幅度减少,多进入了前四名,情况较好的学校有,旭川中学、荣县中学、富顺二中、十四中、荣县一中、富顺一中、富顺三中、永年中学、富顺城关中学,文科有效分全市增加137人。
阅卷反映出的问题:
(一)审题意识不强,审题能力不足。
表现为答非所问。
(二)面对新题型准备不足
(三)答题规范性严重不足
找不到答案所在位置,如15题第二问,本应从文章第三段归纳,相当多的学生答题时意识不到;答题语言不规范。
三、两点建议
(一)复习备考要认真落实“学生主体”
研究学生情况,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
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把学习、思考、消化的时间还给学生。
(二)把强化答题技能技巧作为突破口
前提:读懂、审准。
老师要吃透考纲,高考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的命题、答题特点。
老师不在讲得多,在于讲的透,解透学生答题的难点、思路的阻碍处,因此老师最好能下水与学生一起解几套典型题,然后讲给学生听,而不是照着参考书念答案。
选好典型体例,大胆取舍,强化训练。
附:08级二诊语文有关数据:
点击浏览该文件
20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