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地头的“课堂”
——记自流井区漆树乡中心小学校“农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阶段小结
“同学们,有谁知道关于萝卜的民间谚语啊?请大声说出来……”
“老师,我知道这样一条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锄地、播种、填土、浇水……这一系列我们平时在田间常见的耕作竟“搬”到了小学生的课堂上,而种地的“主角”则是一个个满脸稚气的小学生。12月25日,自流井区漆树乡中心小学校五年级的40余名小学生在张倩老师的带领下到学校建成的蔬菜园里体验收萝卜。
“开始!”随着张老师一声令下,满脸喜悦的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涌”到地里,三个一伙、五人一组地展开了拔萝卜比赛……
自流井区漆树乡中心小学校早在2008年被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命名为“四川省绿色示范学校”。为进一步探索农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途径,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漆树小学于2012年11月申请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践研究》开题并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组在市教科所、自流井区教育局以及自流井区基础教育中心的指导、关心下,整合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和绿化带,现已初步建成柚子园、塔罗科血橙、玫瑰李三个果园基地,建成蔬菜园2亩(随季节种植并收获的作物有玉米、茄子、辣椒、黄瓜、蒜苗、白萝卜、油菜等),建成鱼塘一个(养有鲫鱼、鲤鱼、草鱼共400余尾),并利用校园果树空地围栏养有鸡、兔等家畜。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累了20多篇《小学生劳动技术教学活动设计案例》,为成功编写劳动校本教材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课题阶段小结会上,市教科所理论教研员邱帮龙老师以“阶段目标明确、过程真实、阶段目标达成度高”肯定了课题组前一阶段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并对课题组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要重视实践经验如何上升到理论层面,二要规范、安全管理学校实践园地,三要重视物化成果的收集和整理。
最后,课题组组长、漆树乡中心校李波校长表示,课题组全体成员将理清下一阶段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合作,认真开展并总结好课题各个阶段的工作,争取创造更多、更好的成果。
(撰稿:杨吉敏)



(蔬菜园里学生亲手栽种的蔬菜)




(庄稼地里丰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