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1年
工作计划
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工作中具有先导性、前瞻性的工作。抓好教育科研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自贡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精神,围绕省教科所及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思路,以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总要求,努力提高在新形势下的教科研适应能力,以“服务、研究、指导、管理”为宗旨,认真强化“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三个服务,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开创全面、和谐、优质、充满活力的自贡市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工作思路与具体措施
(一)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教研基础
无数的事实都证明:教研员的水平决定着一个区域的教师素质;教研员的理念决定着一个区域的教改方向;教研员的工作决定着一个区域的教学质量。因此,本年度将继续加强教科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基层的能力,努力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内增合力,外显实力”。具体工作是
1、着力实施教研员的研修培训制度。认真组织教研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自我研修与同伴互助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提高教研员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养。努力形成教研员团结协作,业务上优势互补,指导上各有侧重,管理上既分又合的新局面,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作用明显、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教研员队伍。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教研的扶植、指导、调控的力度。
2、确立并贯彻教研员“教学研究课题化、教育科研实用化、教科研整合一体化”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教育研究的氛围,让教研员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的基础上更好的服务教师、服务学校、服务教育行政机构,进一步行使好管理权力。
3、继续推行教研员年度目标考核“八个一”制度,即①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②联系一所基地学校或抓1—2个教改试验点,指导开发和实施一个校本课程;③撰写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学科质量分析报告;④策划一个具有指导价值的教研活动;主评一次研究课或示范课;⑤作一次能反映自己最新教育教学思想的讲座;⑥参与或指导一项课题研究;⑦撰写一篇代表自己现实研究水平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⑧带好一支教学研究队伍。进一步完善教研员目标考核“八个一”的操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研员激励机制,激励员工抵御职业倦怠和信念危机,为单位和个人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4、进一步完善对区县教研室的考核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区县教研室的视导和交流
5、进一步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6、主动与宣传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组织推荐更多的宣传稿件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扩大《自贡教育科研简报》、《教育与教学》杂志报送范围;办好“自贡教学教研”网站,以此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二)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教研效率
1、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认真抓好高中2011级教师上岗前培训的班主任和学科辅导员工作。
(2)组织好高中课改跟进式培训。组织对教研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高中新课程培训,组织他们到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考察和学习。加强新课程教材培训,利用好学科中心教研组和国培网络平台,通过优秀课展示、课后反思、教法创新等系列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教材重、难点问题解决能力。在每年3月和9月份结合市局高三督导和高中新课改督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开展调研指导活动,通过听课、沟通、与老师座谈等途径,发现教学薄弱环节,研讨改进策略,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好脉,掌好舵。指导新课程的实施。
(3)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论坛”为载体,开展普通高中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2、以高三高效复习、科学备考为重点,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加强四川高考自主命题复习迎考研究,深入研究高考的内容、试题结构、难易度、高考考纲、近年高考试题的规律和走向,尽可能为学校教师提供有效信息。开展提高高三针对性、实效性教学的研究,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坚持“三考、三会、三分析”,以及高考的研讨会、分析会、信息通报会制度,特别注重为高考复习导好向,把好脉。努力为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服好务。
3、以市中职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为重点,着力推进职业教育由规模型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
(1)认真开展本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现状及资质清查,为市中职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提供参考。
(2)积极研究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有我市职业教育特色、适应我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化、模块化和综合化课程方案。研究中职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调修中职学校质量考核方案。研究返乡农民工的培训,研究藏区“9+3”学生的教育教学等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认真组织自贡市中职校“第四届专业技能竞赛节”,坚持以赛促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从而有效提高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展示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果。
4、以本市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研为重点,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加强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对本市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进行调研,组织召开学前教育研讨会,配合省教科所开展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论文评选。
5、以全市“义务段地方课程实施研讨活动”为重点,持续推进义务段课程改革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的通知》(川教【2009】218号)精神,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
(2)组织开展“义务段地方课程实施研讨活动”:举行地方课程教学研究课、展评课;召开地方课程实施研讨会;征集评选地方课程教学成果。
(3)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继续做好新课程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以中考改革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聚焦有效课堂,提升教研品位
1、以“聚焦课堂 有效教学”为主题,自下而上的组织好中小学、职教及幼、特教各科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和课堂教学大赛;组织说课赛课获奖教师献课名特优教师评课活动;组织名特优教师示范课活动。借助这一活动,倡导人人参与教学设计、讨论、评价课堂教学,创造人人参与课堂教学讨论的大教研氛围,以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课堂“三效”。 借助这一活动,广泛开展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深入推进我市课程改革。
2、以贯彻落实《自贡市中小学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基本要求》为基础,把校本教研工作引向深入。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备课组组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单位,配合市教育局,加强对学校贯彻落实《自贡市中小学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基本要求》的情况的检查和督促,以此引领校本教研深入开展。教研员加强对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做到“研有主题,研有实效”,引导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推广“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使我市的校本研工作由随意走向正规,由形式走向内涵,由低效走向高效,由经验走向科学,为提高课题“三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效益
1、加大教科研工作的力度,力争实现四个转变。由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转变;由重理性探索向教育教学实践探索转变;由重终端管理向重过程管理转变;由少数骨干的研究向广大教师的全员参与转变。改革中小学科研工作模式,倡导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加强学校教科室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组织或参与一次以“校本教研”为主题的现场观摩及研讨会。
2、完善教育科研体系。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开展教育科研咨询服务,做好教育理论普及工作,本期完成专题讲座3次。积极探索教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途径,使我市的教科研工作朝着“三重”(重基础,重发展,重质量)的方向健康发展。
3、抓好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我市教育科研三结合。重点抓好过程管理工作。克服课题研究“只立项,草结题”的现象。课题研究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避免“假、大、空”,把教育科研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与教师专业成长结合进来。发挥市教科所理论室职能,做好课题组织实施、检查督促、阶段总结、成果展示和经验推广等工作。执行《自贡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自教所[2004]28号),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加强市级课题的区域性巡视,加强省级课题的研究指导。充分发挥三级共管中的区(县)教研室和学校两级的作用,加强组织阶段总结和结题检测相关工作的指导。督促2006年立项的市级课题按期结题。结题采用现场会议鉴定和通讯鉴定两种方式,结题工作严格按《自贡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对不能按期结题的课题,将向承办单位发出督促通知。完成2008年立项的市级课题和2010年省、市级课题的开题工作,指导各课题开展研究。
4、组织、动员我市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所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参加“自贡市第五届教研成果奖”的评选活动,完成“自贡市第五届教研成果奖”的评审工作。认真组织1-2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充分发挥研究成果的效益。
5. 关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高中课程改革和“9+3”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研究,切实开展学前教育教学研究。
6、认真开展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研究。积极探索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搞好创新教育检测工作。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加强综合实践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 编辑、出版、发行《教育与教学》4期,根据实际情况出版《专集》。规范《教育与教学》的组稿、编辑工作,提高办刊质量。制定《教育与教学》刊物管理办法,继续探索办刊运作模式,为更多的学校及基层教师搭建平台。配合市教育局做好内部刊物《自贡教育》的编辑出版工作。这两项工作是展示优秀教学成果,推广课改先进经验,关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载体,尤其是《教育与教学》要成为教师交流的平台和发表见解的主阵地。
(五)脚踏实地调研,做好决策咨询
1、认真做好《高三工作专项督查报告》。配合市局高三专项督查工作,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备课组建设、月考周练和高三管理保障中的情况,对调研视导和其它渠道发现的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和优秀经验,做好《高三工作专项督查报告》,在高三模考分析会上进行通报。
2、做好2011年高考、中考质量分析报告。分析总结2011届高、初三年级的教学教研、信息、心理辅导、应考策略、学校管理保障等方面的得失,提出2012届高、初三复习建议。
3、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下基层学校实地调研,发现先进典型,帮助总结、提炼改革成果、经验。形成调研报告,为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的推进和高中课程改革的借鉴提供决策咨询。
4、加大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围绕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总结,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出意见建议。
(六)勇于探索实践,管好挂靠单位
1、及早召开“自贡市教育学会分会、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布置会”,以此健全市教育学会的基层组织,促进教育学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并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学会工作的重视、理解与支持。依托教育学会,搞好教师论文评选,教学研讨、优质课竞赛和学生竞赛等活动,组织2次“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走进自贡课堂教学”活动,切实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在教育教学教研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2、坚持做好普通话培训检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创建规划、指导和申报工作,力争在2011年创建成功2所省级示范校、4所市级示范校,并逐步向更多的学校发展成为省、市级示范校推进。为我市创普通话二级城市做准备。
3、加强对学生参加劳动技术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学校认识到在中小学开设劳技课是部颁教学计划的规定,对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理解、支持劳技中心的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选聘好劳技教师,强化管理、落实学生安全责任,促进劳技教育的良性发展。
(六)积极协作配合,完成好市教育局、省教科所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2011年2月20日